在韓國,下班后拖著疲憊身軀回家給餓肚子的孩子們做晚餐、收拾屋子、洗衣服的女人們,被稱為女強人。解決這種問題的最理想途徑就是分擔家務。夫婦們共同承擔準備飯菜等家務的話,孩子們自然而然就能接受到男女平等的教育。
之前介紹過的春川市永賢家的情況中,餐桌教育初期媽媽的壓力就在做飯上。要準備食物就很難照顧孩子出門上學??粗鴣y七八糟的屋子媽媽就會不自覺地大聲抱怨。爸爸和兒子通過幫媽媽分擔家務解決了這一問題,比如一人準備食物,一人收拾餐桌,另一人收拾屋子這種方式。沒有時間準備飯菜的時候也可以叫外賣。美國的家庭就餐傳道士米利亞姆·溫斯坦就強調(diào)了不論餐桌上的飯菜好壞與否,家庭就餐本身就是優(yōu)秀的。
沒有必要成為廚師或者美食家,我們只要按照我們的水平來生活就可以了。即使不完美也沒有關系。我們只要多關注一下簡單的家庭就餐對我們的幫助就可以了。我們的生活因家庭就餐而變得更美好的例子很多。——米利亞姆·溫斯坦
做家人喜歡吃的、能讓孩子們多夾一筷子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比這更重要的餐桌教育的核心是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媽媽不能淪落為只在廚房為家人準備飯菜的人。
把食物全部準備好才叫家人來吃飯,不如讓孩子們出來幫著擺碗筷或是盛小菜。家庭就餐重要的不是餐桌上豐盛的飯菜數(shù)量而是記住父母的存在。
如果家人能聚在一起的話叫外賣也是一種選擇。不要在外面吃而是叫來在家里吃。給孩子們灌輸家庭意識的有效途徑就是在熟悉的家里反復就餐。
特別是嬰幼兒到新的環(huán)境后會自然地產(chǎn)生好奇心并有散漫的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進行餐桌教育是非常困難的。到餐廳這種公共場所就餐,孩子們會非常吵鬧,這不是家庭教育的錯誤而是好奇心所致。
十幾歲的孩子在外出就餐時很容易會把話題從家庭轉移到飯菜的味道、餐廳裝修等話題上。但我們還是要記住無論在任何地方,家人面對面地就餐要比一個人坐在電腦顯示器前吃飯好很多。